一直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于科技企业多是“轻资产”,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难度大,要求高,企业难以获得贷款。
其实,自去年开始,广州市已出台多项政策,通过金融手段带动科技发展。比如,2015年出台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穗科创〔2015〕11号),通过市财政首期出资4亿元,设立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
资金池由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管理。中心负责人秦海鸥介绍,项目首期共有8家合作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广州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科技金融中心在各合作银行设立资金专户,共存入风险补偿资金5000万元,合作银行则需要提供不低于10倍的科技贷款给企业。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产生的贷款本金损失,由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承担50%。
据了解,截至2016年4月30日,在“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项目中,已有33家企业获得贷款24,442万元。
“入池”三条件:
必须在广州注册成立
符合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并且无不良信用贷款
须“七中之一”
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
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
软件企业;
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省、市企业研发机构专项资金支持企业;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或省级工程中心;
获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并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企业。
银行筛选标准:
广州番禺天安科技支行是广州最早的科技银行之一。天安科技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银行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大的不同有三点:
一是看重“过去”与看重“未来”的差别,普通贷款着眼于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而科技贷款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二是“砖头”和“专利”的区别,普通贷款业务注重企业提供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而科技中小企贷款则允许企业用专利、商标等作为抵押贷款。三是对于行业的选择特别讲究,一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以该支行为例,贷款的企业大多数属于互联网、机器人、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的新兴领域。
前有iPhone、王老吉等品牌的商标大战,后有商标抵押贷款事件,其实说到底都是商标的附加利益推动的。所以在知识产权时代,注册公司一定不能忘了去注册商标,因为商标也是一笔财富。作为国内领先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快法务无论是专业还是服务都领跑行业,赢得了市场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口碑用户,目前累计已有数万成功案例,想要注册商标,详情可以登录快法务(http://www.kuaifawu.com/)首页或直接拨打400-8646-001咨询。快法务将为大家提供专业、细致、合理的个性定制方案、帮大家最大限度的节省申报时间、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实现一对一金牌服务。
【推荐阅读】
商标质押 换来1000万元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