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3-666

案例 “AI” VS “VR” | 哪个更适合创业?(上篇)

3489

作为科技新星,AI和VR显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哪一个更适合创业呢?现在,我们通过对比来分析一下。

尽管AI与VR被谈论的热火朝天,但还是会有人不知道它们到底指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二者:

AI,是英文ArtificialIntelligence的缩写,即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VR,是英文VirtualReality的简称,即虚拟现实,就是利用智能设备提供一个三维虚拟世界,让用户可以通过这个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设备提供的虚拟内容。


第一回合:市场规模预测


AI:2025年,中国市场达1000亿美元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认为,自然语言处理/生成将开启人机交互新界面,也是其他许多AI应用的基础,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300亿美元。具有自我学习、互相学习并与人密切协作的智能机器人到2025年将成为服务机器人的主要形式,也在工业机器人中占25%的市场份额,规模可达700亿美元。

VR: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美元

DigiCapital的一份报告指出,2016年将成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投资增长的一个分水岭年份,过去投资机构数量有限,今年以后将会有大批量的投资机构涌入市场。到2020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市场规模将高达1200亿美元,这一领域也将给年轻人提供科技创业的宝贵机会。该机构表示,从2011年到2015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的风险投资,已经获得了128%的投资回报率,其中最大的投资回报发生在Oculus公司案例中。

第二回合:创业团队

AI:创业需要多年的积累

著名天使投资人李开复:人工智能创业其实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我认为你一定要有非常厉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有愿意解决务实问题的这种心态,这个其实带来很大的挑战。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这个博士、教授、研究员不见得是很好的创业者。但是做人工智能没有这批人还真做不出来,所以我觉得工程师和这些博士要能够很融洽地在一起工作。

另外一个人工智能的门槛,今天懂人工智能的人很少,所以你可以靠技术成为你的第一个竞争优势。但是长期来说,真正唯一可持续的一个竞争优势,就是你有非常大量的数据,不断地被输送到你的系统。而且你可以产生更多的数据,而且这个数据不是公开可以获取,也不是可以简单靠人来标注的。还要有非常好的商业思维和逻辑,还有很好的耐心,因为做这种人工智能的产品,不是可以一步登天的。

这跟过往很多的创业不太一样,以前的创业比如说某些社交、直播、手游,只要抓对了时机,产品做得够好,然后快速地起量,似乎一个“独角兽”就可能产生,失败的概率很大。但人工智能创业绝对不是这样的,一定是一个多年的累积,你要累积人才,累积数据,累积产品用户反馈,而且它不是一个2C的产品,是一个2B的产品。所以人工智能的创业是门槛相当高的,刚才几个问题,技术的问题、人才的问题、融合的问题、数据的问题,还有耐心的问题,当然还要找对投资人。

VR:创业不要做“创业爱好者”

创客总部/创客共赢基金创始人李建军:虚拟现实领域,我是赞同大家去创业的,重点是能不能培养出自己的人才,有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没有自己的关键技术和市场应用的结合,最终在乎的还是有没有目标客户,你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能够创造价值,够获取利润。我经常讲找一个靠谱的商业模式会更重要一些,在VR、AR这个领域,你觉得它最有可能和谁结合呢?

我们如果把虚拟现实领域的创业者分成两类,一类是创业者,另一类是创业爱好者。有什么区别呢,当他发现一个风口来临,他会给自己贴标签,说自己是虚拟现实相关的项目,那这类就是创业爱好者,而真正的创业者不会追赶当前趋势,他会以自己真正的价值来解决客户的需求,有自己的靠谱的商业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投的是那个真正的创业者,而不是一个创业爱好者。

对创业者来讲,看好下一个趋势或者说在细分领域,下一个趋势在哪或者下一个风口点在哪可能更重要,这就需要大家的判断能力,比如你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你的天花板能不能打开,你能不能够创造更高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更重要。所以说对我们创业者来讲,沉淀下来去做一件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好,这样可能比人云亦云,不知所措的去选择更有意义一些。

以上就是从市场规模和创业团队两个方面来讲的“AI”和“VR”,相信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下篇,我们将进一步对二者展开分析,主要着力点将放在创业资金和创业建议2个方面。


整理自网络,版权声明:转载此文请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转载自快法务)及本页链接。未按照规范转载者,快法务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