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流通很广泛,每天都在使用,但是人民币上的专利却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在本文中,我们就来扒一扒潜藏在人民币上面的专利。
纸钞在制作过程中,在纸张的特定位置包埋入特制的金属线或不同颜色的聚酯类塑料线,称为安全线,它是钱币的重要防伪特征。
安全线由来已久,早在1930年初,英格兰银行印钞厂总经理斯坦利·张伯伦与波尔公司合作,研制出了在钞票中加入防伪的安全线,故此又称之为“张伯伦线”。
此线在1935年后获得第一个专利。自英格兰银行1940年3月29日第一次将安全线应用到发行的一英镑钞票上,并很快得到公众认可,而后逐渐被世界各国作为有效的防伪措施之一。
对光观察时可见到有一条完整的或断续(开窗)的线埋藏于纸基中。开窗式安全线断续的暴露于纸面,用复印机复印时,暴露的安全线被复印成断续的黑线,故为有效的防复印手段。
几十年来伴随科技的发达及工艺的改进,传统的安全线防伪如镂空脱铝、微缩文字、磁性机读、色彩转换、多彩荧光、全息图像等已司空见惯,安全线的防伪已越来越趋向更直观、更复杂、更具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
新版百元大钞变化的一大亮点就是安全线变宽了,其中,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线宽4毫米,其光变性能对光源要求不高,颜色变化明显,集成镂空文字特征,更加有利于公众识别。
磁性全埋安全线采用了特殊磁性材料和先进技术,机读性能更好。另外,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和磁性全埋安全线分别位于票面两边,也有利于防止变造人民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已领先一筹,何不快人一步? <<快速通道在此一击>>
来源:快法务,版权声明:转载此文请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转载自快法务)及本页链接。未按照规范转载者,快法务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