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83-666

案例 高新企业认定失败的6大原因,还不避开这些雷区!

3361

说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多数老板都了解一点。但是具体深究又迷糊了,尤其是企业认定不通过的时候常常苦恼,明明是按照流程走的,为什么认定不通过呢?小编这就给诸位盘点一下高企认定不通过的原因有哪些?


1、 知识产权

根据《工作指引》的规定,对知识产权采取分类评价的方式,分为I类知识产权和II类知识产权,其中I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II类知识产权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I类知识产权可以重复多次用于高企申报,但是II类知识产权只能用于申报一次。

然而部分企业为了申报高企而报专利,专利技术性不强,更有的甚者由专利事务所直接编,造成了知识产权与研发项目和产品的关键技术完全不搭边。

2、 科技成果转化

在高企认定中,成果转化占了30分的分值,如果不好好准备很容易在这个部分失分。失分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得不到A当分数,而想拿高分要求年平均转化5项以上。另外企业需要讲清楚技术成果是什么,怎么转化的,应用在哪个产品中,应用的效果如何,是否产生收益。

很多企业失分不仅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不够,还因为知识产权跟项目和产品严重不匹配,成果和产品不相关还要强行扯上关系。

3、 财务问题

财务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包括:

财务核算不规范:

例如研发费用含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而财务报表中无无形资产、会计报表没有研发核算、多个研发项目的研发经费雷同、研发费用大于管理费用等。

财务数据不符:

收入与税务系统数据不一致;

专项审计报告与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不一致;

财务报表年期末数与下一年期初数不一致;

财务报表附注与主表数据不一致;

填写的财务数据与申报报告数据不一致等。

4、 企业人员结构

在其他各项条件都已经达到,却在人员结构上出现问题是十分遗憾的事,因为人员结构问题并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新的规定在人员方面降低了要求,取消大专以上学历的限制,科技人员占比由原来的30%降为10%

一些企业主要在科技人员比例,人员专业不符,人员花名册结构不合理、研发费用中的研发人员工资与人员花名册中的实际数量存在矛盾等方面出现问题。

5、研发费用与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比例不足

研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比例属于基本要求,一旦比例不足,那么高企认定必然难以通过。造成比例不足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还是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系统规划,对高企认定的要求和内在逻辑理解不到位;

二是忽视技术描述,对研发项目和产品的技术说明与正面材料的整合与挖掘不到位。

6、 领域不符要求

企业领域问题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三类:

第一,企业的技术或产品在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明确排除范围内,领域目录中明确列出的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技术容易直接被否决;

第二,属于新技术,之前的领域还没有囊括,找不到明确的对应领域;

第三,第三,企业所找的领域不够具体和准确,属于操作和判断性的错误。

以上是高新企业认定失败的6大原因,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http://www.kuaifawu.com/article/item/info/id/08222215.html。作为一站式企业法律服务平台,快法务(400-6683-666)提供公司注册、财税记账、商标知产、人事社保、专业法律等早期创业公司需要的泛法律服务。搜索“快法务”,前往快法务官网,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本站所有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之用,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如情况属实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如您有优秀作品,也欢迎联系小编在我们网站投稿!联系方式:(QQ号)462978166